聚焦山东省寿光市圣城街道高效发展—— 发展红利,为百姓幸福指数增份量提价值

-

  廉效双提升,合力共拼搏。山东省寿光市圣城街道党工委领导班子用实践证明,始终让党建引领的火焰旺盛地燃烧,就是保证了铸造党员的先进性、模范力和奉献精神的热情。可以看到,从党委一把手到每位党员干部都坚持做到了争当勤奋好学的“一面镜子”、锐意进取的“一杆旗子”、增强团结的“一座桥梁”、拒腐防变的“一堵铁墙”,弘扬正气的“一把利剑”、无私奉献的“一头黄牛”,这便是战斗力之源、弘扬党性之根、推助大发展之力、改变现实之器。因此,他们的创新有底气、有正气、聚人气,每张答卷中都写满了执行力、先锋力和奉献精神。创建“清廉高效”品牌,提升“品质民生”质量,寿光市圣城街道党工委领导班子发展谋略有内涵、有创新、有价值,在2024年获得了丰硕成果,给乡村振兴打造齐鲁样板树立了标杆。

 

先锋善作为,“红担当”铸提升基石

高质量发展双向进取

 

  树立信念,不懈追求,是开拓新格局的关键。“红”担当,共共建发展资源高点定位,精心耕耘。圣城街道领导全盘部署,建阵地搭平台,让资源沉下去。依托共驻共建、“红色合伙人”在文体活动、民生实事落地等领域发挥效能,为居民提供“心贴心”、“零距离”服务。

  文化中心广场是居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,共驻共建单位寿光市委办公室为广场北门口水泥预制地面并安装16件健身器材,方便居民休闲健身。“搬来五六年了,越来越喜欢咱们社区的活动,越来越能感受到社区的和谐氛围。”居民蔡阿姨喜气洋洋,每天晚上全家总动员到文化中心广场,她在广场跳操、儿媳和孙子在旁边看露天电影、老伴在健身器材上拉伸,小区居民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方便、优质的生活服务。

  据统计,2024年开春之际,圣城街道以群众需求为出发点,整合共驻共建单位人力资源和专业优势,通过链接多方资源,开展宣传、文艺演出、饺子宴、走访老党员等共驻共建活动169场,落地安装监控、铁艺门更换、绿植修剪、配套休闲座椅等共驻共建项目78项,累计投入资金22700余元,织密织牢“共驻共建共享网”。

 

先锋勇担当,“红领航”铸造突击手

高质量发展一路前行

 

  切入点之一:“红”领航,核心力量服务到鸿基花园是典型的“中年”小区,基础设施齐全但部分破损陈旧,尤其是路面下沉破损严重,看上去是居民家门口的“小事”,实际上是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“民生大事”。在多方努力下,小区主干道最终实现全面提升。

  知百家情、问百家需、解百家困。小区党支部以“支部红”带动“小区红”,为社区居民提供暖心服务,提升社区居民满意度,切实扎牢网格“底盘”。

  切入点之二“红”作为,派驻干部及时到矛盾纠纷、车辆乱停乱放、志愿服务、健康查体、安全检查......现代小区活动细数下来,处处都有寿光市纪委监委派驻干部牟中元的身影,他心系小区居民,力所能及地为居民办实事、谋福利。

  “咱小区与鸿基之间的隔墙老化,出现了倾斜,‘安全墙’成了‘风险墙’。” “北门路面也是破损严重,坑坑洼洼,咱们想想办法给修修。”现代小区党支部会议上大家纷纷发言,包靠干部牟中元高度重视,积极响应,多次协调共驻共建单位寿光市纪委监委与物业公司,对墙体及时进行加固,重新整修小区北门口,消除小区安全隐患,畅通了居民的回家路。组织联建强堡垒,干部联系强治理。包靠干部与党支部“强强联手”,让小事不出小区、大事不出社区,有力推动了辖区文明城市建设、基础设施更新迭代,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党员干部的战斗力明显增强。

 

先锋为民扬正气,“善治理”走出平安一盘棋

高质量发展屏障立

 

  实践已经证明,下功夫、见实效,为社会治理铸魂凝力,是圣城街道党的中心工作打造民生品质的又一着力点。建立全省首批255个实体化小区党支部,探索创新“街道党工委—社区党委—小区党支部—楼栋党小组—党员中户”五级组织架构。

  发起物业项目“摘星夺旗”行动,“双月点评”大张旗鼓“授红旗”“挂黄牌”。成立全省首家街道物业纠纷诉调中心,稳妥解决矛盾纠纷5672起、社区民生投诉热线同比下降1/4。

  增福祉、解民忧,为民生事业加温加码积极配合主管部门单位,高质量完成金光街西伸,圣阳街、横三路拓宽,石马路畅通等市政道路建设工程;对健康街等11条道路、14个路段、32.17公里的雨污合流管网进行改造,同步实施道路翻新修复和汽改水预埋管线。

  守底线、筑防线,为安全发展保驾护航1.1万户“九小场所”网格化“实名制”监管,“两委”成员和社工分工包靠,实现一网统管、一网融合,全部纳入“安监云”平台,实行“红黄绿”三级监管;脚步丈量1840家燃气餐饮单位,对所有餐饮用户实施燃气装置“五位一体”整治,300余户具备改造条件的餐饮单位完成“瓶改管”;聘请外卖小哥“兼职燃气安全员”,形成群防群治的良好氛围。对757处出租院落”敲门进院”,落实“一户一档、一户一图、一户一牌”,打造“五有”出租院落。

  深入推进抑尘6个100%治理,完成533辆非道路移动机械定位安装,全面加强对汽修城、印刷厂、加油站等环保检查力度,常态化开展弥河入河排污口检查,全面打赢“碧水蓝天”保卫战。

 

先锋发展有智略,“红脉络”聚集发展能动力

高质量赋能打造样板三元色同亮

 

  寿光市圣城街道聚焦生态宜居,连片打造和美乡村锚定片区化、精品化建设思路,大力实施和美乡村示范片区建设工程。

  强化分类施策。将城郊农业村和城改村划分为“示范引领型”“标准带动型”“规范提升型”,发挥典型引领、以点带面作用,确保示范区内村庄全部达到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建标准。

  完善基础设施。加快城北公园、厚德学校初中部建设,持续推进垃圾、厕所、污水“三大革命”,积极推广小东关村智能水电改造经验,全力推进正阳路北伸、元丰街西伸等市政道路建设,有效整合党群活动室、农家书屋等现有资源,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。

抓好长效治理。积极探索常态化治理举措,在有条件的村推广后朴村票据化管理模式,健全人居环境考核机制,完善《村规民约》,开展“美丽庭院”“最美楼道”“和美村居”评选活动,加大宣传推广力度,引导群众主动参与基层治理。

  加快推进农业园区规划建设。积极探索“国有资本投资+专业公司运营+农户承包经营”“龙头企业+基地+农户”“党支部+合作社+农户”等利益联结机制,加快推进北关、北前三200余亩老旧大棚改造,建设高标准蔬菜大棚和农业园区,于家、北前三流转70亩地联合成立得文家庭农场,通过“线上+线下”方式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;培育北夏西红柿等农业品牌,提升市场竞争力和综合效益,北后三里村“四婶扒谷”扩大生产规模,建设150平方米加工储藏车间,对产品的品质、包装进行全面提升改造,促进集体增收。

  加快推进涉农企业创新发展。大力实施农业龙头企业提振行动,培育壮大天成鑫利、新希望六和等一批农业企业;制定农业全产业链培育计划,依托现有产业,加大招引力度,推动建设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区;积极推进鲜链仓储物流中心项目建设,加快培育农村电商,打造农副产品展示交易平台。西关村“两委”联合寿光市设计院对村西空闲地块进行重新规划设计,2024年4月西关惠农仓储项目成功开标,总占地面积约9000平方米,总投资超540万元,项目建成后将增加村集体收入100万元,带动周边约100人就业。目前,土建工程已完工,钢结构上梁工作已完成,预计9月底前建成并投入使用。

  坚持乡村善治,有效提升治理水平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,健全自治、法治、德治“三治融合”治理体系,持续激活乡村善治内生动力。

  聚焦这片热土,会感到文化力功效。大力倡树文明乡风。探索“积分制”“清单制”“信用+”治理机制,广泛开展群众文化艺术节、广场舞大赛、“村超”足球赛等活动,深入开展“五好家庭”“好媳妇”“好婆婆”等评选,持续办好“幸福食堂”,以精神文明建设滋润人心、德化人心、凝聚人心。

 

  双手铺新路,双肩担使命。走近山东省寿光市圣城街道这片热土,你会发现,当时间用共产党人的“两个优良传统”的尺子,去衡量他们的规划、项目、产品,他们求真务实,高效能的数字已逐步贴近真实,老百姓为领导班子打出高分,共产党人的信仰与使命的精美蓝图同时向岁月展现。

(供稿:鲁品宣 公信文 郑新语 高达)

原文地址:华夏媒体网